3月10日下午,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江夏方艙醫院送出最后一批患者后,宣告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至此,全國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戰“疫”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自1月23日接到火神山醫院建設任務開始到3月16日,遠東宏信旗下的宏信建發武漢電力營業店,已經累計投入武漢抗擊疫情一線建設50多天。店長張沖以及他的小伙伴們,一天也沒休息過,以超人的意志力與行動力,堅守著包括火神山、雷神山、金銀潭等40個醫院項目的電力應急保障任務。這些醫院里的每一盞燈,每一次血氧儀曲線的跳動,都記錄著遠東人對武漢的愛心與牽掛。
張沖團隊部分成員在武漢卷煙廠方艙醫院合影
時間就是生命,保電就是救人
電力,對于現代城市運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007年3月7日,位于伊拉克迪亞拉省的美軍戰地醫院遭遇三枚火箭彈襲擊,醫院配屬主、副供電站被當場擊毀,正在執行外科手術的三個手術室瞬間斷電,所有醫療輔助設備失效,當天因斷電引發的搶救措施不及時,導致23名美軍士兵喪生,27名美軍士兵留下永久后遺癥,成為世界軍醫史上的黑歷史。
這個案例,張沖在讀電力專業時就研究過,沒想到,13年后他會因為一件件緊急任務,反復回想起這個案例。
1月23日除夕前夜,張沖接到了火神山醫院設計單位中信設計院的電話,請求其統計現有設備和人員,準備投入應急保電設計任務。他知道一旦停電,醫療設備與照明、消防、電梯等用電設備將全部停止工作,對生命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接到指令的張沖顧不得當天武漢剛剛封城、物資極度匱乏的現狀,迅速開車返回營業店,在路上,他一方面向總部匯報,一方面開始向已經返回湖北各地的店員們發出緊急征調令。
火速集結奔赴崗位
軍令如火,接到一線“軍報”的宏信建發電力事業部馬上化身“一支軍隊”,火速集結相關人員,全力保障一線業務需求,本已進入春節休假的上海和武漢兩地員工放棄休假,奔赴各自崗位。
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接到調令的武漢營業店的各地店員們,第一時間整裝出發,沒有火車、大巴,他們就開著私家車沿途接同事。沒有私家車,那就騎自行車甚至徒步冒雨前進。面對湖北省多地已經封路、設卡的限制,員工們克服重重困難連夜奔赴武漢。
武漢營業店店員一張張通行證明
在各地店員返程的時候,張沖連夜帶領少數留守武漢的員工開始對所有設備開始整備,并且對包括絕緣高壓線、膠條、潤滑液等耗材、資源開始清點,全面聯絡物流公司,枕戈待旦,隨時出征。
距武漢1000公里外的遠東宏信廣場總部內,位于8樓的宏信建發電力事業部燈火通明。根據建設方的建筑設計圖紙,相關規劃部門緊急優化火神山醫院施工圖,調撥全國各地營業店物資,統計所有能夠出動的設備,按照多種方案進行準備。
1月25日,農歷春節的鐘聲在神州大地敲響之時,火神山施工優化圖從位于黃浦江邊的遠東宏信廣場大樓中打樣成功,經校對后線上迅速傳遞至武漢店,光纖輸送的不只是一張張圖紙,更是源自遠東宏信的光明與溫暖。
專業電力保障體現實力,守望相助贏得信任
1月26日,武漢電力店全體歸隊。張沖帶著業務員們馬不停蹄,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火神山、雷神山、金銀潭、中心醫院……張沖笑稱自己在武漢這么多年,也沒有跑過這么多醫院,F在他在任何工地上,都是工友心中的“活地圖”。
張沖和他的團隊在醫院目睹著那些英勇無畏的醫護人員,更加激勵著他們每天在各大醫院竭力奮戰。業務經理肖文濤在金銀潭醫院實地進行ICU重癥病房電力改造勘測中,看著一群群身著隔離服、佩戴護目鏡和防護口罩的醫務工作者,舍生忘死地投入抗疫。當一臺臺醫療設備陸續進入病房,等待接通電源救治病患時,張沖身上那種“被需要感”就會無限放大,讓團隊的小伙伴們忘掉所有的疲憊與恐懼,勇往直前。
前線團隊冒雨在火神山醫院進行項目保電
下雪夜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進行電力作業
回想當初,張沖說:“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尤其是當時疫情正處于快速上升期。但是作為身在武漢的遠東人,我們知道目前在武漢,只有我們遠東宏信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對這么多醫院做全面應急電力保障。醫院不能缺少醫生,同樣也不能缺少我們!”
建設現場簡易用餐
前線團隊成員互相理發
除了超人的敬業精神之外,遠東宏信一線員工的專業素養才是眾多建設商第一時間選擇聯絡宏信建發的主因。武漢店所有員工均擁有國家認證的專業技術資格,多名業務骨干均為有著豐富從業經驗的資深工程師。武漢店也是擁有充足數量高性能發電機組設備和保障套件的專業機構。
齊心協力完成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方艙醫院送電